样边长城位于怀来县庙港村,所以又叫庙港长城,不过距离算得上比较远了,100公里之遥甚至更远,虽然距离周边镇边城,长峪城,大营盘等是翻山之隔,但这里却是怀来县境内保存最完整、建筑质量最优、建筑规格最高的一段长城,位于庙港东、横岭西,总长仅仅约3公里,城墙都是用规则的大石条砌成,石块整齐,规整精湛,历史价值极高,所以叫做样边长城!

      据说早在明代修筑长城时就把这段长城作为样板,供负责修筑长城的人参观采样,看来如此宏伟庞大的项目当真是马虎不得,对于修筑者来说的确是一场大型考验,相传这是明开国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长城时想出的办法,为保证工程质量,先选择部分险要地段修建长城"样板",以此来标定长城的质量和规格,最后选择了这里,成就了现如今这明长城修建时的试点和典型。

       样边长城全是由浅黄、白色的石头垒砌而成,城墙所用的石头大小不一,但是砌得却十分工整。因当地盛产这种石头,故建造长城时,就地取材,直接从山上采挖石头,切割后垒墙。修建工艺非常考究。一般重要的敌台都是整体呈倒梯型,下面宽,上面窄,底座的基石用的石头长约60厘米,宽约40厘米,高约20厘米。越往上,石头的规格越小,但整个墙体整齐划一,十分平整,让人对当时的建筑工艺叹为观止!

      想来既然作为样板,这3公里也不算短了吧,而且当时在建造上还有许多科学的配套设施,墙上用石板砌出檐来做排水之用,另外还有泄水孔,以排雨水。这段长城内侧每200米设有一个门洞,城上有石阶,供士兵上下城墙用。城墙较宽,可容4匹马并行或8个人并排,外有女儿墙,内有垛口,每300米设有敌楼或墙台,当真都是讲究的很,为后人也留下了这宝贵的科学价值和探索财富

      而现在的庙港村只是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子,一条水泥路从村子中间穿过,通向村东的样边长城。水泥路一过村子就变得很窄,只能容下一车通行,随着道路越来越窄,山势更是越来越陡,两三公里后盘山水泥路到了尽头,剩下的成了山石铺就的小路。后期由于村庄的隐秘,百姓的贫穷,也或多或少都往自己家里取过石头,对长城也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伤害。


点赞(3) 打赏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